大江大海

正在檢視 12 篇文章 - 1 至 12 (共計 12 篇)
  • 作者
    文章
  • #71076
    個人頭像偉平
    參與者

    燕棋教副+讀書會的班長新年快樂,妳的大江大海過年前就看完了,閱讀的速度真的要好好學習學習
    小弟我還正在努力當中,好像有2/1了

    #71074
    個人頭像正祥
    參與者

    燕琪、偉平妳(你)們倆位好認真喔!過年期間不忘讀書,真是佩服!佩服!
    偉平你過年除了讀書之外,有沒有去哪裡玩阿?分享一下。

    #71072
    個人頭像祥明
    參與者

    “金瓶梅”這本書
    即為紅樓夢之雛形
    除了各個婢妾你一拳我一腳的鬥爭以外

    裡面的不少段落都藏有伏筆
    線索
    時間順序(就是一堆”梗”)
    如何破這些梗,燕大提到的那本”沒有神的所在”是一本絕佳的導讀
    相當值得一讀(推薦+1)
    另外一提
    “西門慶”這個大官人的原型是誰?
    有一說是:明朝的嚴世蕃(大貪官嚴嵩之子)
    號”東樓”
    小名”慶”
    推測為明朝中葉的才子王世貞因為與嚴氏父子有殺父之仇

    託名蘭陵笑笑生
    暗諷嚴世蕃的的酒色財氣
    完成不朽”金瓶梅”巨作
    報告完畢!

    #71070
    個人頭像燕琪
    參與者

    祥明
    原來你也看過這本”沒有神的所在”喔
    裡面的內容真的很酷,也如同你所說的”有一堆梗”
    而且侯文詠還說 “水滸傳” 是父親”金瓶梅”是母親 而紅樓夢就是他們的女兒
    總之我覺得這本書真的很有趣

    #71068
    個人頭像祥明
    參與者

    啊~我一年就看沒兩本書
    好死不死正好有看過啦~
    這本書風格迥異於以前侯文詠寫的其他小說(靈魂擁抱/危險心靈)或是故事集,算是他掏老本的一個嘗試吧!
    話說回來
    如果要讀中國文學/歷史的東西

    還是看對岸的的書比較”地道”的多~
    身在寶島台灣
    當然還是台灣史的書比較多

    從台東史前博物館回來以後
    找時間也想研究研究
    (我相信夢龍大哥家裡有一整書櫃的台灣史…外加”龍詩三百首”)

    #71066
    個人頭像則源
    參與者

    感覺祥明也很喜歡讀書
    或許量不大
    但是質看得很深入~
    “沒有神的所在 : 私房閱讀<<金瓶梅>> ”
    嗯~被兩位一說還蠻想看的~
    有機會一定會看
    倒是”大江大海”
    現在我還讀不到二分之一哩
    偉平別等我~
    我會盡快趕上的!

    #71064
    個人頭像祥明
    參與者

    大江大海
    大家評價如何呢?
    讀書會完以後
    誰可以借我啊…?

    #71062
    個人頭像燕琪
    參與者

    祥明
    我們下禮拜五讀書會,讀完之後我星期六可以借你喔
    大江大海是一本要慢慢看細細品味的書
    挺沉重的,但很值得深思

    #71060
    個人頭像夢龍
    參與者

    下個月再來討論 大江大海 吧!有著時代悲劇的感受,這難道是中國人的宿命嗎?等我看完,再來加入戰局.

    #71058
    個人頭像祥明
    參與者

    燕大先謝謝嘍~
    小弟book your book~

    #71056
    個人頭像則源
    參與者

    昨天晚上大家的分享都很精采
    也讓我更想尋自己的根
    雖然來自何方`情歸何處
    顛沛流離的時代現在很多人沒經歷過
    不過,”大江大海”這本書提供很多情愫`題材
    還有當時時代背景的一些資料
    讓我們更加了解當時戰亂和一些不得已的情形
    以下轉載嘉華前監委的觀後感
    大江大海 1949觀後感 陳嘉華2.23.2010
    所有的生離死別,都發生在某一個碼頭—上了船,就是一生。
    我的父親也是民國三十八年跟隨國軍撤退來台灣的”老芋ㄚ”,這是一般人對他的稱呼。但隨著書中一個個顚沛流離的故事之後,我要說:爸,我以你為榮﹗
    源起:行道樹.飛利普想了解父母親的故事。
    當初只是一個很簡單的理由買了這本書,想了解有關於老爸的那個年代。没想到一翻開序就讓我淚流不止,因為父母親真的就像行道樹一樣,用腳往下守住道路卻用臉朝上接住整個城市的落塵。而老爸也已離開近4年,關於爸爸的故事真的要感謝書中的章節慢慢的幫助我拼湊老爸口中的曾經。雖無法完整卻讓我很懷念!
    第一部:在這裡,我鬆開了你的手.龍應台雙親的故事。(1~14,p21~p69)
    也讓我想起小時侯說到我是江蘇省泗陽縣人,總要解釋他是在洪澤湖旁邊的小城鎮;當然這是爸爸告訴我的。
    第二部:江流有聲,斷岸千尺.不管如何惡劣的環境,文化會自己找出路傳承下去(14~23,p73~p123)
    很難想像在最基本的人身安全都無法保障的戰亂生活下,還有老師帶著五千個流亡學生;一邊逃難一邊上課,這是怎樣的心情,只想讓這教育的火苗不至於因戰爭而熄滅!而更讓我感動的是經過六十年後那本”古文觀止”又物歸原主回到馬淑玲的手中。
    第三部:在同一張地圖上,和你一起長大‧顚沛流離,最後的目的地—台灣。
    (24~28,p127~p154)
    從小唸書就知道民國三十八年國民政府退遷至台灣,卻不知道整個台北的街道名稱也是一個縮小版的中國地圖,或許這也是一個美麗的延續!
    第四部:脫下軍服,是一個良善的國民‧是敵是友該如何分辯?因為都是同胞啊!(29~36,p157~p195)
    從長春的人民大街到長春圍城,兵不血刃的結束三十萬同胞的性命,多駭人聽聞的故事!
    第五部:我磨破了的草鞋‧八年對日抗戰終於結束!再次踏上台灣這塊土地卻是用那磨破了的草鞋。(37~49,p198~p242)
    原來外省人、台灣人的分別和歧視是從這個時間點開始的。一九四七年二月二十八日發生了直到現在仍在撕裂民群的二二八事件。我想為什麼戰後日本可以快速的以經濟征服全世界而我們一直在內耗,或許這就是答案吧!
    第六部:福爾摩沙的少年‧福爾摩沙寶島的孩子為誰而戰﹖(50~61,p244~p293)
    從日本殖民地時的日本兵到光復後的國共內戰而再次招收的台灣志願兵,這時代的青年脫離不了的是戰爭,而誰贏誰輸已經不重要!因為再回首—已人事全非。
    第七部:誰丟了他的兵籍牌?‧步239,不要問我的名字!(62~70,p296~p333)
    從猶太人集中營到拉包爾的中國戰俘營,這真的是人間煉獄,也是人類的重大浩劫!一般的老百姓就像最低層的竹子,而被壓在最低層的竹可是很難掙扎出來。
    第八部:隱忍不言的傷‧那種和別人不一樣的孤單感,我多年後才明白,它來自流離。(71~73,p236~p349)
    從小我就知道我們家跟同學家不一樣,因為我不會講台語!而過年總會有操著濃濃的鄉音的伯伯帶著糖果到家裡給我們這群小孩紅包。而長大之後最羡慕同學可以回南部過年,家鄉對我而言不是我從小生活的三重而是身份證上的江蘇省泗陽縣,多奇怪的認知啊!隨著七十八年的開放,老爸也回去了,但回來後的他反而較少提起家鄉的事。或許在老爸的內心深處,家在有我們的台灣。
    1949是所有中國人”隱忍不言的傷”,經過六十年之後,還留下什麼?我想不是怨懟、憎恨而是包容和珍惜﹗所以這次想和大家討論的是:
    1.關於你的父母親的成長故事?家鄉、求學…….(你的1949)
    2.在你的家鄉最令你懷念的人、事、物……(美君口中那透明的新安江…..)
    3.書中最讓你動容的故事?

    #68508
    個人頭像燕琪
    參與者

    龍應台的”大江大海”是我們讀書會二月份要讀的書
    這本書我在年前讀完了
    真的每每掩卷沉思 讀完一章節之後 都要舒緩一下才能繼續讀下去
    很沉重又很溫馨…
    待整理之後再與大家分享
    但是我想推薦一本書”沒有神的所在 私房閱讀金瓶梅” 侯文詠所著的
    很多人一聽到”金瓶梅”就可能會覺得這是一本不正經的書
    我剛開始也是如此 聽說金瓶梅被列為四大奇書 而且是不朽的作品
    是很存疑的 想說它厲害之處何在
    後來看了這本書之後 發現作者真的寫的超絕的
    那些人性 那些權力鬥爭 一句話一件衣服 一個首飾 都是別有用意的
    劇中人物的話不只一與雙關 還一語三關 超厲害的
    在裡面你可學到在詭辯的工作領域中如何明哲保身 如何攀龍附鳳 如何幫自己開拓發展的路
    如何用看似舉無輕重的一句話 置人於死地 或是全面堵住對方的退路
    裡面的三大女主角 潘金蓮 李瓶兒 龐春梅 個個有手段有身段有美貌
    尤其是潘金蓮 在現代應該可以連獲好幾屆的最佳女主角 如果經營企業的話
    也可以當個事業有成的女強人….
    目前讀到三分之一而已 繼續追下去

正在檢視 12 篇文章 - 1 至 12 (共計 12 篇)
  • 抱歉,回覆主題必需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