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看這本書時,也一直在檢視自己現在擔任社長的行為…
有一段印象很深刻:
“假如領導人老是想著:「如果我做這件事,我將傳承或樹立什麼樣的典範?」恐怕只會引起許多麻煩。反倒是一切順其自然,就根據自己當時的知識和能力之所及,做出最適當的事,然後留待歷史去判斷他們的貢獻是否值得被記錄。倘若老是沉迷於「樹立個人典範」的情境中,也有礙於建立領導人應該無私的形象。”
有時我真的會陷入迷思,想著114期對大家來說有什麼意義?
但最重要的還是做該做的事
想再多其實幫助不大
大家覺得呢?
以下摘錄自網路書店網站~
--每個人都可能變成領導人,你準備好了嗎?
--每個人都可以帶領一群人來改善週遭環境,甚至整個世界,你準備好了嗎?
--每個人堅守信念的小動作都可能產生巨大衝擊力,影響企業、組織、社區、國家、甚至整個世界,你準備好了嗎?
當我們捫心自問:希望後代如何記得自己時,我們就在自己的生命中撒下「關懷」的種子;當我們每一天都活在「關懷」中時,我們就已在傳承自己獨一無二的典範;當我們在傳承獨一無二的典範時,我們就已在改善自己所居住的世界,使它變得比我們剛發現它時來得更加美好。
摘錄自「導言介紹」
在這本撩撥思想,讓人神精緊繃的書籍裡,兩位寫作過百萬暢銷書《模範領導》(The Leadership Challenge)的領導統御學專家和作者詹姆士.庫塞基(Jim Kouzes)和貝瑞.波斯納(Barry Posner)又再度接受前所未有的挑戰,共同探討領導人應如何樹立典範,將其精神遺產傳承下去。
詹姆士和貝瑞在這本共有二十二章的書裡,檢討了所有領導人必須自我檢驗的問題,以便使自己所遺留下來的影響力能夠亙古而長久。他們將這些威力無窮的論說文區分成四大類:意義(Significance)、關係(Relationships)、抱負(Aspiration)、和勇氣(Courage)。
在每一篇論說文內,兩位作者都很盡心盡力,愷切討論了一則棘手的領導問題——它們都是今天的領導人不得不面對的難題,而且很不巧,其定義又經常混淆不清,譬如,領導人應如何提供服務並為大家犧牲?為什麼領導人需要有忠實而親愛的批判者?為何領導人必須讓人喜愛?為什麼領導人不能將「信任」視為理所當然的囊中物?為什麼只有領導人的遠見和願景還不足以成事?為什麼失敗永遠是一種選項?為何誠實面對生活也需要勇氣?如何釋放出每個人潛藏的領導才能?最重要的是,為什麼「你所傳承的典範正是你一生的寫照」?
《領導人的典範傳承》是詹姆士.庫塞基和貝瑞.波斯納最投入個人情感,也最具衝擊力的近作。他們兩位將焦點對準了每位領導人都會面對的核心挑戰,並從實務觀點來提供任何領導人——或充滿抱負的領導人——深思熟慮和確實可行的行動方案,以協助他們蒸蒸日上,跨步走上偉大領導人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