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is topic has 1 則回覆, 2 個參與人, and was last updated 15 years, 5 months ago by
夢龍.
-
作者文章
-
2010-05-07 9:21 下午 #72118
夢龍
參與者讀完它再消化,然後講出心得,真不容易,我們有福了,看精華版就夠了,留下來當案頭書吧,感謝我們的社長!!
2010-05-07 9:21 下午 #68822則源
參與者這本書讓我最驚喜的倒不是內容多精采
雖然真的很受用
但是,在第200頁
看到TM
是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
超覺靜坐
跟我們Toast Masters簡稱T.M.訓練
都是T.M.
而七種的修行若跟擔任社團幹部相結合
就像我~要不是因為有機會擔任社長
應該也不會這麼快有機會學習領導
甚至找這方面的書籍來看
雖然有很多地方都覺得自己應該可以做得更好
但也正因如此,才有進步的空間
也更值得再學習
希望大家待久了社團
都能朝向社長之路邁進
“只要方向對,不怕路遙遠”~
共勉之~
以下資料來自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33202
http://www.kingstone.com.tw/book/book_page.asp?LID=se008&kmcode=2014940954741&Actid=wise&partner=
橫掃美國CEO圈的領導學鉅作!
如何在瞬息萬變的時代,保有獨特的個人優勢?
u3000u3000本書透過七個簡單但是意義深遠的「修行領域」,如:目標修行、人際修行、彈性修行等,將個人成長與領導效能相結合。這套完整的、由內而外的領導歷程,將協助領導人建立成熟的領導態度,並轉化為外在成功的領導作為。除了豐富生動的實際案例,本書更提供具體的練習步驟,讀完本書就如同上完一套領袖養成課程。
u3000u3000凱許曼說提出特有的「全人」(whole-person)方法,也就是以做人的美德與真誠來領導,除了能有效駕馭影響力,更能夠對個人、團隊、與組織發揮更大作用。他認為在今日瞬息萬變的市場要維持成功,並且有可觀的投資報酬率,這是不變的基石。
《懂得領導讓你更有競爭力》引導你走過省思的旅程,讓你成長,成為完整的人,最後成為完整的領導人。透過分析,我們不僅將領導的外在行動,分解成簡明的「十個容易遵行的要訣」。而且,你從本書獲得的真知灼見與方法,也將提升你在生活中的領導力。
你不必匆忙。事實上,我建議你不要急著翻閱本書。當有個想法或感覺浮現時,暫停一下。闔上書,仔細思索。如果你有突破性的想法,趕快在空白處寫下來,或是寫在你的筆記本上。不要只是閱讀本書,要體驗,加以消化,並且整合到你的生活中。
你以前可能看過各種個人與專業發展的書籍,請以不同的心態看待本書。就像是在陽光和熙的安靜午後與老友散步,請以這種心態欣賞本書。不必匆忙,不要過度預期,或是急著想走完這趟旅程。相反地,真正對你有利的是經常停下來沉思,並且享受這經驗。
哪天你想散個小步,就瀏覽一下那些特別標明的引言。你會發現有一兩則正好切中你當天的需求。
如果你準備好開始,就讓我們一起出發,修行《懂得領導讓你更有競爭力》。
旅程開始
那是個神奇的夜晚,剛下過一場大雪,天地萬物都披上一層鬆軟明亮的雪花,十二月的夜晚很少像這樣乍暖還寒。一切看起來那麼美好,那麼沉靜。雪越下越厚,空氣也更加沉凝安靜。你以為我是在瑞士的農舍觀賞這迷人的冬景,但我不是。我是在明尼蘇達州擁擠的高速公路上,奇怪的是,我每一分鐘都樂在其中。
身陷車陣中,像是坐牢或者像是在修道院閉關修行,這完全取決於你的觀點。我將遲到,但是真的有這麼重要嗎?我不會感到緊張壓力,我也不會利用這時間收聽留言與接聽電話。相反地,我很高興有機會靜靜坐著沉思,我陷入冥想的狀態,開始想這一天。這是多棒的一天,充滿了目標、熱情、情感、與專注學習。
我們的指導團隊剛結束一家大公司一位資深主管的訓練課程,課程內容是「主管領導訓練班」(Executive to Leader Institute®)。這三天課程密集,成果豐碩。我們協助客戶熟悉「生涯與生活領導」的計畫,將他的專業與個人生活整合在一起。我們協助他退一步觀察自己,就像我現在觀察下雪的心態,清晰、客觀、與心存感激。課程結束時,他說:「我參加過各種評估、教導、與發展課程,這是第一次真正覺得有意義。以前總是得到一片片的拼圖,但是從來沒有完整的圖像。我現在清楚知道身在何處,要往何處去,以及必須怎麼做才能提高我的效能。如果公司大多數領導人都像我現在一樣,清楚知道個人的信念,那我的公司會變得如何呢?」
雪越積越多,我覺得非常幸運。偶爾能夠協助他人發現他們偉大的潛力,真的很幸運。三十年來教導數以千計的領導人、團隊、與組織,並且協助他人與組織展現潛能,對我而言受益匪淺。我正覺得充滿喜悅時,忽然看了時鐘一眼,讓我從冥想狀態回過神來。我已經遲到一個小時,都是這場雪害得!
給我美麗的內在靈魂,希望外在與內在合而為一。 –蘇格拉底(Scorates)
我幸運的地方不只是扮演協助領導人、團隊、與組織成長的角色而已,這一路走來,我也學到很多。我有機會了解,我們不斷追求成功、實現理想、與提高效能,是什麼力量在支持。我也知道這些要素不是少數卓越領袖所獨有,每個人都具備的。
任何人都可以領導,不會只有一位執行長。習慣於不只一位執行長,是有點麻煩,但是時間會平息這麻煩。 –羅伯‧格林里夫(Robert Greenleaf)
你閱讀本書時,可能會想:「這本書是關於領導,或是個人發展?」其實兩者兼有。我們想要區分領導者與個人,但是這兩者卻是完全無法分割的。不過,許多人仍然想要將「領導行為」從個人、團隊、或組織中分離出來。我們傾向於將領導視為外在的事件,看作只是人所「做」的一些事情。
本書有不同的觀點。領導不只是我們所做的一些事情,而是來自我們內心深處的價值觀、原則、生活經驗、與本質。領導是個過程,充分表達出我們是誰。從領導的行動可以完整看出我們的為人。嬌生(Johnson & Johnson)全球人才管理部門副總裁柯瑞‧塞茲(Corey Seitz)跟我分享他的觀點:「領導與主管養成的精髓就是培養完整的人,才能培養出完整的領導人。也就是說要協助關鍵人才,將他們的核心價值觀與核心才華,跟他們的組織、顧客、與生活結合起來。如果領導課程能夠做到這樣,領導者以及他們所服務的組織就可以一直保持良好的績效。」
我們以品德來領導他人。有些人看過本書之後,將會有所突破,然後更有效率地領導他們的生活。有些人則會自我發展,然後熱情地領導大公司創造新高峰。無論你是在職涯的初期階段、還是就任中階經理、或高級主管,你都是自己生活的執行長。唯一的差別是影響力的範圍,過程則是一樣的,都是以自身的本質來領導。領導人與人是一體的,我們學習成長,培養成完整的人,這過程就是由內而外領導的修行之路。
「修行」領導對你而言有何意義?對許多人來說,就如同修行其他事情一樣,像是修行公開演講的技巧、修行策略規劃與願景、修行如何持續成功。人們談到修行某件事情,通常是指本身之外的事情,而不是內在持續成長的過程。我們通常認為修行與領導是外在的。一般社會上談到訓練、發展、與教育制度,都是將重點放在學習事物上。我們學習「想什麼」內容,而不是「如何想」。我們學習「做什麼」,而不是「如何做」。我們學習「完成什麼」,而不是「如何完成」。我們學習「事物」,而不是學習「事物的本質」。我們只知道填滿知識,但是很少考慮要理解知識,擴大知識,或是更有效率地利用知識。這種外在的模式仍然在組織中存在。身為組織與社群的領導人,我們因為修行這些外在條件而得到認可。衡量我們是否成功,就看我們對於外在環境修行的程度。營收、獲利、突破性新產品、節省成本、與市場佔有率,這些都是用來衡量我們外在能力的標準。很少人會質疑成就與衡量外在成果的價值。
但本書認為真正核心的問題是:這些外在的成就從何而來?要達成更大的成就,唯一的方法就是要專注於外在的成果嗎?我們一心專注於外在的成果,是否會使我們失去保持最佳績效的基本活力?邁爾康‧佛畢斯(Malcolm Forbes)說:「只有少數幾家公司了解,所有成功的業務來自三個基本原則:人、產品、與利潤。沒有最好的人,其他二項也做不到。」
一般對領導的定義也傾向於外在。對於領導的描述,大多著重在領導外在的作為[像是願景、創新、成果、原動力等等],而不是領導本身最基本的精髓。多年來,許多公司帶著他們漂亮的領導模式來找我們。有一天我跟一家公司的代表開會,他們走進我的辦公室,我看到他們帶著一大堆文件,砰的一聲就摔在我的桌上。我問他們這是什麼,他們盛氣凌人地說:「這是我們的領導能力模式。」我有點被這一大堆文件嚇到,我說:「哇!看起來很有份量,有多少個能力呢?」他們自信滿滿地說:「八十四個。」我不知道要如何回答,但是很想要引導他們思考,我問說:「你有沒有見過哪個人都具備呢?」他們眼中的自信消失,臉上充滿困惑,問道:「你是什麼意思?」我解釋道:「在整個人類文明史中,你們有沒有見過哪個人在各種狀況下永遠都具備這些特質?在你們的組織中,你們見過哪個人擁有這些特質?」他們說沒見過,我繼續追擊:「但是你們要每個人隨時都具備這八十四項能力,對不對?」我們就這樣來回討論,直到最後將我的觀點說清楚。公司創造出完美的神話,要求領導者能夠達到這期望。雖然達到這些要求可說志向崇高,但是要求一個人具備所有特質是不切實際的。
領導的精髓不在於給予事物,甚至不是提出願景,而是奉獻自我與自己的精神。 –李‧鮑曼(Lee Bolman)與特瑞‧迪爾(Terry Deal)
我們不是不支持能力模式,事實上我們協助世界各地的企業,建立跟他們業務策略有直接關係的能力模式。但是能力模式變成追求完美,成為一種神話,而且跟企業需求不相關時,能力模式反而有害生產力。
我們看過太多這種神話般的能力模式,所以決定退一步,看看過去三十年來領導源頭(LeaderSource)公司所指導過最有效率的客戶。檢視過數以千計的人格特質評估以及全方位評量後,我們問自己一個問題:「最有效率與成果的領導人,他們最根本的能力或風格是什麼?」有三個典型逐漸浮現出來:
1. 真誠:有充分的自我認知,公開面對優點、缺點、與發展的挑戰。
2. 影響力:透過有意義的溝通,將人結合在一起,提醒自己與他人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
3. 創造價值:對自己、團隊、組織、全世界、家庭、社區都充滿熱情與抱負,長期都有很好的績效與貢獻。
持續評估與測試這些原則十八個月之後,我們得出個人領導力的首要定義:
領導力是能夠創造價值的真誠影響力。
這個定義可說寓意深遠。從這新的觀點,領導不再被視為有統治意味,在組織內無所不在。領導的角色有所改變,但是核心程序還是一樣。任何人在創造價值上有真誠的影響力,那就是領導。有些人可能透過概念去影響與創造價值,有些人則是透過制度,還有人是透過他人,但是精神是一樣的。領導人從內心深處,以他們的才華結合其他人,造福所有人群。
約翰‧海特立克(John Hetterick)是東加(Tonka)玩具公司前任總裁,也是羅勒布雷徳直排輪(Rollerblade)公司現任執行長,他對於這個領導定義的反應是:「這定義告訴我,組織所面對最重要的績效問題,就是要激發所有階層的領導力。」
利用這定義,我們知道有無數的方法可以說明領導力。有多少領導者,就有多少領導風格。從這觀點來看領導,我們將探討提升領導效能的三個基本問題:
‧ 如何提升領導者的真誠?
‧ 如何擴大領導者的影響力?
‧ 如何創造更多的價值?
《懂得領導讓你更有競爭力》討論的是不斷發現與開發我們的內在能力,對我們週遭的世界提供更好的貢獻。美敦力(Medtronic)公司前任董事長暨執行長比爾‧喬治(Bill George)跟我分享他的觀點:「身為領導者,能夠將所有的能力釋放得越多,無論是心智、身體、或精神上的能力,對於組織的內外就能創造更多的價值。」
修行《懂得領導讓你更有競爭力》不只能讓你有所成就,主要還能完成一件事情,那就是讓我們能夠完整地發揮潛力。這不是說我們只是由內而外來領導,相反地,由外而內的領導也是一樣多,有時候還更多。因為領導牽涉到內部與外部之間持續的動態活力。我們強調的是由內而外,因為2這經常被忽略,一般人太注重外在的領導。但實際上我們是處在一個持續的流動中,在我們自己與市場、顧客、員工、與個人關係之中,有一種動態的關係。最後,我們要在由內而外與由外而內的領導中尋求平衡。我們的決策與行動是在一個動態圈中,從我們到其他人,然後再從他人回到我們身上。要做到最高層級的領導,我們必須負起責任,個人與社會的責任。我們必須對於「我」與「我們」的有效領導,都要一樣提高警覺。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關於情緒智慧的書精確說出由內而外與由外而內這兩種動能,是自我認知與對他人認知這兩種情緒智慧的重要互動本質。
人之所以失敗,只有一個原因,就是對真正的自我缺乏信念。 –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 -
作者文章
- 抱歉,回覆主題必需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