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ar 社友,
昨天是湘雲的第二次上台.在家練習部分,我看她至少練了有20次,講稿部分我幫他改了至少有3個版本.才有昨天的表現.
不過昨天她緊張的程度,讓我也覺得很意外,她昨天是第三個講員,當第二個講員在講的時候,她突然跟我說她要講的內容她記不起來(可能被我改太多版,她反而記不住了),想出去練習.我後來沒有讓她這麼做,怕一去一返可能會來不及,只好叫她在座位上練習,要求她先熟記前半分鐘,減輕她的壓力,還好上台沒有斷太多電.
有兩個點我想說的是:
1.事前的練習熟練是很重要的,上台比較不會緊張.
借智慧性手機之便,她在家裡練習,我們可以用智慧性手機幫她錄
影,之後在一起回顧她所講的狀況,以便做修正.她也可以自己邊講
邊錄看時間
2.撰稿部分,我生命中的貴人的架構是如何?
a.開頭:我生命中的貴人是誰?
b.中間:她為何是我生命中的貴人??
b1.我之前如何如何?
b2.我的貴人做了些甚麼?(言之有物)
b3.現在如何如何?
c.結尾:如果沒有她會如何如何
接下來想想,時間要怎麼分配?(套泉興所說剪掉+強調)的技巧來做
檢視.
以及我舉的例子會不會太多?燕琪也有說到,講太多事件,會有夠不
夠深入的問題.
她在家裡練習,我把她從介紹貴人花了1分鐘濃縮到30秒,述說三件
事,濃縮成2件事..當然1件事會更好,只是她還沒辦法把一件是說得
很深入…至少內容架構比一開始好很多了.
尤其是為甚麼他是我的貴人?我不能只說我的貴人到底讓我甚麼變
好,還要言之有物,到底貴人做了哪些事?我有甚麼樣的體悟跟轉
變..
架構雖是這樣,但要把情境演出來,容易讓聽眾消化實在不容易?這
一點,湘雲跟我自己還不是做得很好!!還要多學習跟磨練.
[如何說]常常有時候比[講甚麼]重要…讓聽眾如何容易進入我們
所要描述的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