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外看的人是在作夢;往內看的人則會醒悟。這是一位偉大的心理學家榮格所說的名言
以前我曾聽過這句話,但沒什麼感覺,直到我111期上台2次後
對這句話有很深刻的體會。所以我常將這句與我的朋友分享
我曾在92期參加健言社,只上課4次不曾上台,然後就落跑了,
後來我又在111期中又加入,可是這次我可就跟以前不一樣了
因為
這次我下定決心,我要求自已每次都要有進步,不然我大可把時間花在看電影或看書上。
我覺得在職場上凡事都講求效率,因為這是老板要求的。但自我學習呢?可是沒人會要求自已如何做
但沒人要求 ,自我學習就不用講效率嗎?如果連自已的學習效率都管不好,那就不用羡慕別人可以當老板
因為沒有效率觀念 即使自已有公司可經營,可能也會很快就關門大吉…….
所以我下定決心要把學習的效率,當成工作來看待這樣才可能學到東西‧
第一步  勝由敗中求
因為從小到高中,老師給我的評語就是”沉默寡言”,相當內向
再加上次92期的失敗經驗,我想我一定可以從這些過去經驗去分析,找出問題所在,這樣才有可能進步(勝由敗中求)
後來我發覺我的問題,竟然就是這句話
“往外看的人是在作夢;往內看的人則會醒悟”
為什麼?
回想我們小時候,老師常說,小明考100分,我們考98分,我們要跟小明學習。
感覺上好像只有第一名才是最好的,無形之中給了自已負面的思考”我永遠比不過第一步”.
比較 競爭的觀念無形之中根深蒂固在自已腦中
比較及競爭的觀念雖然沒不好,但過度強調,再加上自已天生內向的個性,反而是愈比較 競爭就愈怕,愈怕就愈不敢試,造惡成性循環
這次我徹底的改變想法。
因為我接觸到一個觀念    “我創造了我的實相”
所有的事物都自已創造,跟他人無關。重點是 “自已 創造”.
到此我才明白,原來我以前不敢上台,是因為我一直持著跟別人比較及競爭。所以當我在台下看到別人的優秀的表現,就會怕自已太差,無法跟別人比,所以就不敢上台
我第1次上台前,我給自已的心理建設就是”自我 創造”.只跟自已比‧自已可能只有20分的表現,但下次我絕對會有40分,這不就有1倍的進步。說也奇怪,當我這樣想”跟自已比”,反而比較不緊張了。
後來幾次的上台,我都持這種心態,雖然還是會緊張,但跟從前的自已比較,已經進步很多了
但只重視 “自已 創造”,就沒有競爭力嗎?
不對!!!更有競爭力
由20分進步到40分到60分,這樣的進步到最後會變成非常有競爭力
因為競爭力不過是”自已 創造”的一個過程而已,重點是”自已 創造”
—–這是我上台第4次時的感想
丟掉比較及競爭的觀念!!!!!只跟自已比較!!!
誰說在健言社只能學到口才表達而已
我學到很多
當你了解真相後,就不會被表象所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