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評分享
正祥組長要我來分享一下講評心得,其實就多練習就會進步
通常我在台下聆聽講員的演講時,當然首先就是看穿著打扮以及有無定場,還有我們的站姿是否會左右擺動,還有有沒有微笑之類的,像很多室友因為因為太緊張,常常忘記微笑,其實微笑的加分是很大的喔,然後我會在注意他的視線在哪裡,還有聲音語調等等,這些是屬於外功的部份,以一個新的講評來說,可以先觀察這個。
再來就是談到內容的部份,有無破題,破題是否和主題相關,演講者花了多少的時間切入正題,或許是工作的關係使然,所以我比較能抓住演講者每個部分花了多少時間,然後比重有無適當,而且觀察他在演講過程中有沒有鋪梗,有沒有點可以讓人發笑或是激起人的好奇心,演講者不只是把演講內容講完就算了,還要適時的塑造起承轉合,有高有低,人家才會有興趣,聲音表情是很重要的,還有如果能和台下互動也不錯,再來就是時間要抓的準,自己要算好,響鈴第一次時,也就是2分半時,內容應該要講到哪裡,因為只剩下一分鐘,是不是該講的都講到了,到三分鐘時,就已經要進入收尾的部份,聽說演講者最好在3’20-3’28”間結束,這可讓評審覺得你內容準備豐富,但又掌握好時間,是有加分效果的,當然結尾一定也要讓印象深刻才行,呼應內容又呼應破題是最棒的。
而我在講評時會用齊頭式的講評方法,單就細項然後同時講評完,再針對另一個項目,兩人一起講,當然講評也是要掌握時間,最好是內外功都有講到,所以這個時間的分配也要掌握好,雖讓當講評常常也很緊張,但是抱持著和其他社友分享的心情就比較能夠放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