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親家”音樂劇—觀賞後心得分享~ This topic has 2 則回覆, 3 個參與人, and was last updated 15 years, 8 months ago by 夢龍. 正在檢視 3 篇文章 - 1 至 3 (共計 3 篇) 作者 文章 2010-02-14 11:04 上午 #70258 夢龍參與者 台灣自古即有族群,地域,種族及血緣間無法融合產生糾紛,進而演變大型的械鬥,這是一個羅生門,宜蘭著名的族群械鬥諺語:陳林李,結生死;西皮倚官,福祿逃入山;這樣留傳下來的幾世恩仇,造成族群間的分裂,唯有靠音樂來彌補其裂痕,走過暗然神傷的往日雲煙,唯有大家彼此間的禮讓了解,才能造就一個更為富有的社會,我曾看過u3000四月望雨u3000鄧雨賢音樂劇的故事(DVD),了解與包容加上適當的溝通,化解怨恨及對立,所以待在健言社是對的囉!! 2010-02-15 10:20 上午 #68448 則源參與者 如果看過”親戚不計較”電視劇 一定對本劇不陌生,因為是同劇本稍微改編~ 昨天到國父紀念館欣賞 忘記是不是第一次到該場地 場面之壯觀 還想說買到算很前面的票了 結果居然離舞台好遠 還好是音樂劇的關係 所以有很多唱歌`跳舞的演出 澎恰恰`許效舜兩個主角入戲自然不在話下, 其它許多像舞女`管區`流氓`郵差`村長`還有三姑`六婆的角色 也都各個唯妙唯肖 演出了那個年代的一些經典 回味小時候的記憶 尤其整場大部份都是台語演出 格外有台灣味 最令我感動的是 後來終於盡釋前嫌 和好如初~ 雖然有些已經造成的傷害 但因為愛的包容 化解了許多誤解和紛爭~ 以下內容節錄自音樂時代官方網站 關於《隔壁親家》的構想源起 小說描寫宜蘭鄉下兩家人:石龍伯、粗皮雄,以及各自三個兒子、三個女兒之間的錯綜恩怨愛恨故事。明明是從小最要好的朋友,卻因為命運軌跡不同,為了人為價值觀與私利,讓兩家走上對立與仇視的態勢。同時兩家兒女又各自萌生愛戀情愫,使兩家關係更顯糾纏難解。兩家態勢從出發點的不公,因緣造化,移轉向另一種不公,兩家人該如何面對? 小小兩家人故事,卻是人間社會縮影。人們相互依存、產生友情、愛戀與親情,另一方面,似乎又存在一種隱形的魔手,讓人們因為私利、不平、彼此產生怨恨。這個結是怎麼結的?該如何解?能不能解?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往往只是一念之間,能讓人坐困愁城,也能一時海闊天空,端看當事人的心念、態度,以及世事因緣。人世如棋局,有無限種走法。每一個動作,都牽引接續的因果和邏輯。兩家人的結局,原著小說並沒有交代,風德先生並不認為結局是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刻畫了一種人性可能面臨的困局。它就像一盤張力強大的象棋殘局,忍不住讓人想推演可能的發展。我希望我們所編寫的結局,並不是改造風德先生安排的軌跡,而是依照這盤「殘局」,為劇中人尋求可能的「勝算」。 人生本是一場試煉,充滿各種磨難和考驗,相信風德先生小說寓意絕不會只在突顯人間陰暗面,而是藉由故事情境,刺激、引導人們思考,如何昇華與掙脫人性枷鎖。我們所做的,便是這個後續推演的工作。 如何將台灣現代文學與舞台表演結合,賦予《隔壁親家》躍動的生命力,對新一代表演工作者來說,是相當大的考驗。最後,要感謝廖風德夫人及家庭成員的大力支持與協助,讓本劇改編構想能得以實現。 音樂時代劇場藝術總監 楊忠衡 2010-02-15 10:20 上午 #70256 正祥參與者 人與人之間,族群與族群之間,,都為了「我」字而爭個死去活來。這是「我的」,這是「我族群的」。彼此劃清界線,互不相讓。放不下面子,耐不住性子,不願意先釋出善意,不肯主動溝通,如何化解仇恨呢?原來可以得到彼此善意的對待,是種奢華的幸福,背後需要靠一些因素支撐著才行。我們可得善用社團的口語訓練,來增進彼此的善意。 作者 文章 正在檢視 3 篇文章 - 1 至 3 (共計 3 篇) 抱歉,回覆主題必需先登入。 登入 使用者名稱: 密碼: 讓我保持登入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