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我自己在五個階段中跳來跳去
序中有段話很發人深省
“人類的語言,有時複雜如森林,交疊枝葉樹幹形成各自獨特的網絡。就像組織文化,每一個群體有各自的發聲方式,透過共同的語言建構互動的關係。英文的「ME」和「WE」,不過一個字母的反轉,M變成W,「我」便成了「我們」,概念即由「一己的封閉思惟」轉變為「群體的開放視野」。”
其實很多時候如果發言人或者在上位者,
用”我們”會比”我”來得更親切`更讓人容易接受
而書中提到的兩個問題
應該很多時候都很好用`可以派上用場
「接下來我們該怎麼做會有幫助?」
「如何可以達成我們的目標?」
大家覺得呢?
這一期接下來我們該怎麼做才能留下新社友?
如何可以達成我們留言版筆數2000的目標?
以下摘錄自網路書店網站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16564
   每個組織就像是小部落的集合體,一個部落的人數約為 20 至 150 人不等,其中每個人彼此熟識。企業的成功取決於部落,而稱職的部落領袖則能建立繁榮的企業文化。《部落領導學》要告訴所有領導者,如何利用企業部落創造出更高的生產力與利潤!
u3000u3000組織專家羅根、金恩與費雪萊特,在長達8年的時間裡針對24家企業、24,000名員工進行縝密的研究,將部落分成5個階段:
●第1階段:約占2 %──性情乖戾、充滿敵意、經常使用暴力,感覺「活著」沒有任何意義。
●第2階段:約占25 %──冷漠、被動、遇事往往袖手旁觀,覺得「我的人生」好悲慘。
●第3階段:約占49 %──個性驕傲,認為別人比不上自己,覺得「我最棒」。
●第4階段:約占22 %──以團體榮譽為己任,覺得「我們最棒」。
●第5階段:約占2 %──以創造全人類的福祉為依歸,覺得「生命真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