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圍城”觀後感 與社團革命?

正在檢視 4 篇文章 - 1 至 4 (共計 4 篇)
  • 作者
    文章
  • #71954
    個人頭像夢龍
    參與者

    歷史小說一向是我喜歡討論的題裁,尤其是在變換的年代,試想鄭芝龍没有跑到澳門那會東渡日本,又怎會娶日本老婆生出鄭成功,没有鄭成功,那會有收復台灣之舉,說不定鄭芝龍已在享受榮華富貴也不定,歷史隨時會轉彎,台北健言114期有没有在寫歷史,不知往昔的留言版最高紀錄為何?三次的會外會也不簡單了.

    #71952
    個人頭像燕琪
    參與者

    這部電影我一直都很想看
    找機會好好欣賞過後
    再與大家分享

    #71950
    個人頭像則源
    參與者

    之前的留言版
    經過一次次的更新
    改良
    到現在
    所以比較的基準難以一致
    因此
    達到1400篇也好
    1500篇也好
    不一定空前
    也難說絕後
    但是,
    歷史終究會善待我們
    因為我們寫下了歷史

    #68782
    個人頭像則源
    參與者

    卡司超強
    任達華~最早在片中犧牲
    曾志偉~帥氣的警長
    謝霆鋒~深情忠心的拉車工
    甄子丹~掩護孫先生車隊 最後拼死一博
    梁家輝~帶動革命的烈士 陳少白

    還有很多
    很精采也很動人的電影
    不虧是得獎的作品
    雖然也讓我省思
    革命之後 推翻滿清
    但中國要是當初沒有革命成功?
    後來會如何發展?
    革命一定要犧牲這麼多生命才能換嗎?
    當初社團創社時一定也遇到許多的考驗和難關
    不曉得前輩們是如何走過來的呢?
    是不是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革命故事?
    我自己的革命,還在進行著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無關政治…只管學習成長
    以下資料來自電影網站:
    今年香港金像獎多項得獎:
    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配角、最佳攝影、最佳美術指導、最佳服裝造型設計、最佳動作設計、最佳原創電影音樂在內的八尊金像
    一九零五年,本屬滿清版圖的小城香港,在英國人統轄之下已度過了五十個年頭,並被定名為「維多利亞城」。華人依然佔城中人口的極大比數,此地一方面保存了清朝人的生活面貌,另一方面又受到西方思想、生活形態的極大衝擊,因而造成了不少的矛盾與機會。城中的華藉紳商,漸漸擁有財富與勢力,他們深明在英國政府管轄下,若不主動爭取,將會處處受到掣肘,只是,腐敗顢頇的滿清政府,亦無法取得他們的信任,於是,他們將希望寄託在滿懷理想,誓要推翻滿清政府的革命黨人身上。
    城中的杏讌樓西餐館、中國日報,與及由富商李玉堂經營的金利源,都是地下革命組織「興中會」的聚會地點。
    革命黨人活躍於士丹利街、擺花街、士丹頓街一帶。
    八月,從東京傳來消息,「興中會」會長孫文正式籌組了「同盟會」。並親臨香港,主持改組事宜與宣誓儀式。
    滿清政府早已對「先生」這位革命精神的領袖恨之入骨,至於英國政府,較早之前,亦礙於與清廷的外交關係,曾下禁令,「先生」五年內不可踏足維多利亞城……。清廷深知「同盟會」一經成立,推翻滿清的革命行動必勢如破竹,無論如何也要阻隢「同盟會」在香港成立的儀式,「先生」此行,雖然是短短十二小時,卻是險阻重重。
    消息傳來,「先生」將於十月中來到維多利亞城,屆時必令維多利亞城風起雲湧,而「先生」此行的保安事宜,由地下黨員富商李玉堂負責。
    李玉堂估計了「先生」的行程後,與「中國日報」創辦人陳少白商討如何召兵買馬,準備「先生」到步後的保安工作,然而,英國政府已有所行動,先後拘禁了多位革命組織的重要人物,對他們諸多阻攔,而清廷更派出強悍善戰的大臣白孝國來到維多利亞城,將多個革命黨代表處死。李玉堂唯有投靠隱居於擺花街的太平軍餘黨首領方天,豈料方天亦遭殺害。
    在無計可施之下,李玉堂唯有臨陣前另組一隊特別保安隊,集合了五位絕不平凡的壯士,來保衛「先生」。
    首位是一位連左、右都不能分辨得清楚的苦力長勾四,負責「先生」從德輔道西碼頭至史丹利街沿路安全。
    從史丹利街至史丹頓街一帶,李玉堂即安排了擅長攀高,腿功了得的搭棚工人沈重陽負責沿路的監視工作。沈重陽一直以來和兒子相依為命,更因為變得視錢如命,事情凡是講到一個「錢」字就斤斤計較。重陽答應把風,原因是視之為一份收入不俗的臨時工,對於李玉堂他們搞的那套革命根本就不感興趣。
    擺花街上,有太平軍後人方天之妹,方紅打點一切。
    至於「先生」與黨人宴聚的杏讌樓內,就由陳少白召來未被人知身懷絕技,流落街頭的二世祖劉郁白坐鎮。陳少白、劉郁白與清廷的不貳之臣嚴孝國原相識於微時,感情要好,可是杏讌樓將成為三人決一死戰之地。
    舉行宣誓儀式的場地「中國日報」,李玉堂即安排了嵩山少林傳人,臭豆腐小販王復明在門外把關。
    一切準備就緒,「先生」如約抵步。
    清廷派出的暗殺隊,遠比李玉堂等人想像的厲害。李玉堂事前周密的部署,亦出現了原先估計不到的突變。更令眾人意外的是,「先生」心目中的行程,與眾人預先安排的,竟有很大的出入……。
    為了讓「先生」安然完成「同盟會」的宣誓儀式,一場又一場的血戰與惡鬥,在維多利亞城的街角巷弄裡展開….。
    阿四、沈重陽、方虹、劉郁白、王復明,與及更多無名無姓,卻對未來生活滿懷理想的小老百姓,為了讓中國的革命翻開新的一頁,他們放棄了家庭、愛情、事業、友情…..,最後甚至是生命,終令「先生」在十二小時之內,召集了革命必需的人心與金錢。
    十二小時之後,「先生」安然離港,繼續為未竟的革命事業奔波。李玉堂獨坐漸被晨光充滿的書房之內,含淚記下死者的名字在烈士名冊之內。
    六年後,一九一一年十月,辛亥革命成功,推翻滿清政府。

正在檢視 4 篇文章 - 1 至 4 (共計 4 篇)
  • 抱歉,回覆主題必需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