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奧瑞岡培訓課心得筆記 ~3/7 資料蒐集與分析歸納 ~

正在檢視 2 篇文章 - 1 至 2 (共計 2 篇)
  • 作者
    文章
  • #74884
    個人頭像繼緯
    參與者

    Dear all
    我整理摘錄了第一次上課的重點,供大家參考、生活應用!
    希望未來有興趣的社友,別再錯過「奧瑞岡辯論」拉XD
    心得:”資料蒐集與分析歸納”-蕭志羽講師
    ●分析歸納
    分析問題本身,蒐集資料後,再進行歸納

    ●必要性、損益性、可行性
    講師課堂上想說的是一般人會分析歸納、找資料、討論優缺點,
    但講師更想強調的是思考它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我這邊舉個有趣的例子,
    假設有個辯題是”我們應買IPHONE”,
    大家可思考一下,必要性、損益性、可行性
    很多社友可能會直接切到損益性,諸如
    損益性:
    1.可以上網
    2.有許多APP應用程式
    3.比HTC人性化
    4.Fashion、有話題性
    但!
    更需注意的是它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必要性:目前手機以經有2支了
    或是
    我的手機掉了,工作需急用?
    可行性:1.有沒有時間去排隊?
    2.有沒有足夠的錢去買?
    所以!
    當沒有了必要性,也不可行時,既使有再多的優點也不可行。
    辯論戰場是如此,生活中的決策亦是如此!
    ( 打個廣告,這是學習辯論的好處…<( ̄︶ ̄)> )
    ( 其他可參考我整理給大家的訓練手札檔案,裡面有更詳盡的舉例)
    ●資料蒐集
    1.關鍵字
    2.好書推薦:Google時代一定要會的整理術
    ●資料與運用
    1.你的觀眾想要聽到什麼?
    裁判想聽到什麼?裁判有感覺的!
    另外,
    我這邊想鼓勵
    想要學習口才表達、想要學習奧瑞岡的社友
    要在TM訓練的舞台上多練習!
    因為辯論與TM有許多不可告人的「關聯性」!
    諸如
    辯論申論 VS 講員-說得有理、說得有感覺
    辯論質詢 VS 講評-聆聽思考
    辯論結辯 VS 講評-分析歸納
    評審 VS 總評-整場頗析
    (這或許是我最近拿了幾次最佳講評的原因之一吧…Y( ̄▽ ̄)Y)
    除此之外,
    大家更要把握這幾次實戰演練的機會,
    因為…
    要學會游泳,就必須先下水!!!

    #77258
    個人頭像志羽
    參與者

    繼緯好認真~~
    那一天分享的辯論架構其實就是三點
    1.改變現狀的必要性
    2.改變的優缺點
    3.要如何改變的執行方案
    大家都很能理解
    做一件事的決定前要做優缺點的分析
    但是常常會忘記or 不習慣其實還可以從其他角度來思考
    通過奧瑞剛辯論可以增加思考的廣度與深度
    拿要不要蓋核四這個議題來說
    看過很多場比賽
    大家都會打核能發電的安全性 環保問題 及核電比較便宜
    這都是分析優點缺點
    但是如果我們把這個架構套上去
    必要性:
    假設根本不缺電(事實上是有相關資料證明並沒有非常缺電)
    那根本不用蓋核四
    可行性:
    一個核電廠國際平均都要蓋7.9年
    假設我們找到資料發現5年後全世界的鈾礦都用完了(又比方說我們根本沒錢蓋核四)
    這樣蓋核電廠就不會是解決用電不足的選項了
    因為這個方案根本不可行
    無法幫助我們解決用電不足的問題
    結論
    奧瑞剛辯論與其說是辯論
    不如說是訓練我們解決問題能力的一項工具
    只要順著這個架構去思考並蒐集資料
    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很多問題
    使用方式很簡單
    只有兩個步驟
    第一個步驟
    把辯論主題換成我們想解決的問題
    第二個步驟
    把架構套上去
    1.改變現狀的必要性
    2.改變的優缺點
    3.要如何改變的執行方案
    就像繼緯說的
    要不要買iphone就是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不僅僅是去分析iphone 有沒有比其他品牌好(分析優缺點)
    還要去分析我到底有沒有需要iphone(必要性)
    我有沒有時間跟金錢買(可行性)
    總之
    不要把這個辯論想得太複雜
    架構清楚後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遊戲XD

正在檢視 2 篇文章 - 1 至 2 (共計 2 篇)
  • 抱歉,回覆主題必需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