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瑞岡辯論之廉價的根屬

正在檢視 2 篇文章 - 1 至 2 (共計 2 篇)
  • 作者
    文章
  • #80539
    個人頭像志羽
    參與者

    上週日在學辯論時,談到了交換以及損益比
    交換的意思是要有一個好處產生,一定相對應的會有一些弊害發生
    比方說
    要賺錢-利,就要花時間去工作-弊
    要買飲料來解渴-利,就得花錢-弊
    要凹人家做事情-利,相對的就會欠一個人情-弊
    損益比指的是交換過後你覺得你是賺了還是虧了,當然我們覺得賺了才會去做,沒人想做虧本生意
    不過損益比沒這麼簡單…
    日常生活中
    有些損益比是很容易計算的,拿錢買東西,錢很容易衡量,買東西值不值也很容易衡量
    但是有些損益比因為”比較單位”不一樣,很難比較,比方說請人幫忙得到一些好處,這好處夠大嗎?欠人情債怎樣還?花時間學習值得嗎?這種利弊單位不一樣的
    要做損益比就會有難度了,
    損益比簡單介紹到這邊
    我們還是先回到根屬
    當天討論時舉了一個例子
    擔任幹部=花時間?
    擔任幹部當然一定得花時間–>根屬
    但是擔任幹部一定得花”很多”時間–>不一定根屬
    我想這樣解釋大家應該都能同意
    為何擔任幹部不一定得花很多時間?
    只要我們的辦事效率高,溝通協調能力強,社務又少,自然就不用花很多時間
    反過來說
    社務很多,溝通協調能力不是很優,擔任幹部就會很花時間
    要談根屬前其實有一些客觀條件(社務多少,個人能力)是要把他考慮進去的
    就像上次我們討論加入社團就一定能口才變好嗎?他是必須符合一些條件的
    討論完根屬我們又試著從損益比來討論
    擔任幹部花時間值不值得?
    擔任幹部的利弊
    利:跟社友互動,瞭解學習做事情的方法,領導統御…還有很多
    弊:花時間,社務處理不好可能會跟社友起衝突…還有很多
    大多數的狀況應該是利大於弊
    但是那天人才繼繼提出了一個問題
    假設處理的社務是dirty work呢?
    簡單說dirty work 就是學不到東西又很瑣碎一定要處理的,比方說今年繼緯擔任奧瑞岡理事,就做了很多聯繫工作,租場地,這些都是他本來就已經很熟練能處理的很好的,也就是說利益已經很小,但是一樣要花時間阿,那為何還要幫忙處理社務…
    我覺得超有道理的阿
    因為這些dirty work 我也不愛…
    但是這個想法最近有了一些改變
    前陣子去福智上課時
    在上課的場所看到很多企業高階主管在上課的場地做所謂的dirty work
    掃地啦,指揮交通啦,搬桌椅這些…
    我就在想
    這些人能爬到這個位置
    應該都不是笨蛋
    他們應該都很會分析歸納
    很會做損益比
    所以到底有沒有什麼損益比是我在衡量dirty work的時候,因為我的智慧不夠
    沒有想到有什麼好處…以致於我不去做dirty work
    以前只會想
    弊的部分就是花時間
    利的部分呢,看起來好像沒有,我熟練搬椅子的技巧幹嘛:P
    但看到這些人這樣做以後
    試著思考之後發現還真的有一些事情是以前沒想到的XD
    1.假設沒人做dirty work,學習就不能進行,這是多大的弊害?
    2.而且正因為大家都知道這些事情是dirty work,又是這麼有能力的人來服務大家,大家就更能瞭解到人家的用心,就會更努力學習,學習效果就會更好,這是多大的貢獻?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如果今天擺桌椅的是工讀生,大家會覺得沒什麼,反正我花錢上課,場地擺好是應該的
    但是如果課程是免費的,幫你布置上課場地的都是大老闆,他們用心而且無薪的幫你服務,你會不會因為這樣想要更認真學習?
    事情如果從這個角度想
    搬椅子就不是單純的搬椅子了
    所以呢
    希望大家能注意到
    上課的場地能布置到這麼好
    不是理所當然的
    是有一群用心的社友在做 dirty work~~
    感謝會內會幫忙搬椅子及布置場地的社友
    你們太偉大了~~

    #78281
    個人頭像志羽
    參與者

    打完社內主辦的冠軍賽的感想
    奧瑞岡的基本架構
    急迫性
    根屬
    執行方案
    在這幾個月來密集的上課及比賽後
    相信奧瑞岡辯士們都已經非常瞭解~~
    而其中的根屬是比賽中比較少被提及到的
    這也是為什麼我想跟大家分享根屬的原因XD
    辯論討論的是要不要做改變
    以及改變會帶來什麼好處(or 解決什麼問題)
    而所謂的根屬就是指這個改變真的會帶來這個好處嗎?有無因果關係?
    舉個例子
    今天討論某社友應不應該加入台北市健言社?
    我們都會說應該加入,因為加入能夠幫助口才變好
    等等喔~~我們想一下
    真的加入就可以口才變好?
    加入跟口才變好的因果關係是什麼?
    如果只是單純加入不上台 不跟社友互動 不常出席 口才也會變好嗎?
    我想答案大家都很清楚~~
    透過這個例子
    我想大家都已經知道什麼叫做根屬了
    在最近當的幾次當裁判的經驗告訴我
    大家很習慣就會自動略過不去質疑這個改變與結果當中的因果關係
    就會理所當然的覺得本來加入社團口才就會變好阿XD
    這有什麼缺點?
    我們會很容易忽略掉”事情的本質”
    到底”什麼事情”才是真的能讓口才變好?
    應該是多上台 多互動 多參與
    再換句話說
    只要能做到這幾件事
    不加入台北市健言社也是可以讓口才變好的XD(寫到這邊社長應該不會打我吧XD)
    也就是說當反方去質疑正方的根屬性時
    是很容易就找到正方真正的想法以及價值觀
    進而提出更好的替代方案(只要符合相同價值觀 正方都應該同意)
    那什麼叫做廉價的根屬?
    廉價就是低成本XD
    事實上在辯論中只要問一句你怎麼知道做了這件事就一定會有這個結果?

    一句話就能質疑根屬
    多麼的廉價阿~~
    而且一直引伸下去的話
    效果很好XD
    但是比賽中大家怎麼都不用:P
    其實廉價的根屬在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見的XD
    大家只要習慣把他應用在比賽中就可以了
    我舉幾個例子
    你怎麼知道你的決定會帶來最好的結果?(你的決定=最好的決定?)
    你挑的就一定是最好的?(你挑的=最好的?)
    你調查出來的資訊就是最正確的?(你查的=最正確?)
    你排的課就是最棒的?(社長借我質疑一下:P)
    你找的講師就是最好的?(社長借我質疑一下:P)
    多廉價的一句話阿
    但是效益是多麼的高~~
    一句話就能質疑到人家說不出話來XD
    那到底要怎樣才能加強根屬性呢
    其實只要做到一件事即可
    找到”成功案例”證明有因果關係
    我找的講師最好
    因為這位講師到各友社風評都非常好
    又得到社團所有前輩的背書
    所以這位講師一定是最好的講師
    拿成功的案例來加強根屬
    當然成功的案例越多
    根屬越強也越有說服力~~
    有趣的是
    通常在日常生活中提出根屬問題是會被討厭
    而奧瑞岡中提出卻會被覺得你很厲害
    何時何地應該如何運用
    這就要考量大家的智慧了:P

正在檢視 2 篇文章 - 1 至 2 (共計 2 篇)
  • 抱歉,回覆主題必需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