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開期前一星期,
陸陸續續接到詢問電話和email,
有些透過google,但更多都是介紹來的,XX的朋友,不認識朋友的朋友…
我一直在想,社團的口碑怎麼來的呢?
我會推薦巷口自助餐,因為他夾菜都會夾兩夾,
我也會推薦公司小七的蘿莉店員,因為不管多大的保溫杯她都會加到滿滿的,
還會推薦自己的機車店,因為他會細心幫我多上油,巡胎壓,後照鏡。
那社團呢? 我們要怎麼讓社友們有口皆碑咧?
直到整理資料發現很多小卡,開始有一點感覺了…
一開始對於學口才的課程,
我會期待有講師教,有一點互動,如果有練習的機會會更好,
但我沒預期會收到小卡片阿阿阿!!!
幹部不是完美服務業,
大家也是僅僅撥下班的一些時間在社團幫忙,
或許我們不用想著,要為社團為社友提供什麼服務,
我只要單純讓社團,變成自己也會喜歡來、樂意待的地方就好;
於是口碑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