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短短的心得曾在前幾期分享過
但”有幸”在被脅迫的狀況下
讓小弟拙劣的文筆再次重現於新進先知社友面前
實為慚愧
原本,我天真地以為加入健言社只需透過勤練筆記以文載道,如此,便可以加強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 經過了幾次在社團裡的互動後,我發現事與願違,這裡並沒有所謂低調坐在台下就可以進步成長的口才養成訓練班。這裡只有不斷上台練習再練習的T.M.實戰班。
T.M.訓練的第一步必須先突破個人的心理障礙,勇敢主動報名三分鐘演講的講員角色,這是許多新社友,甚至於舊社友都望之怯步的難關。 然而卻也是踏出挑戰自我,建立信心的第一步。
一旦接受了挑戰,再來則是針對上台前的擬稿準備,講員必需拿捏出恰如其分的破題技巧,杜撰結構完善的內文鋪陳,透過口語化的字句修潤與反覆校閱,然後內化於心,才能千裡猶面,對聽眾有更精確的口語表達。
在上台演講的階段,對講員來說,這是最具張力的過程,面對濟濟一堂的聽眾時,除了要避免怯場外,更要在有限的時間內,言簡意賅地妥善表達出主題的精髓,不能有過多的贅述,亦要避免忘稿的窘局。直到講員回座後,講評將會針對上述所演講內容以及動作,穿著提供務實的建議,給予鼓勵,讓講員可以進行事後的調整和改善。
最後,藉由幹部們所精心設計各種主題的訓練課程,邀請健言體系的講師或在該領域所知名的人士進行分享,將深奧義理的大學問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再透過淺顯易懂的方式循循善誘。
這是一套設計完整且縝密的口才訓練模式,唯有利用這樣不斷上台的練習模式克服恐懼、累積經驗,再透過講評與教育訓練,讓自身的口才能力在這種環境下日益薰陶,逐步提升。
有一齣真實故事所改編的電影 – 「王者之聲」, 這部電影是描述英國喬治六世國王從小患有嚴重的口吃,為了鼓舞二次大戰時的軍心與民氣,他尋求了許多的治療方式,經歷了一系列的語言訓練,透過反覆不斷的模擬演說, 終於在一次著名的戰爭發表了令人振奮的演講,聲調鏗鏘有力,鼓舞了全國軍民。
而健言社的社友們也都是透過反覆的練習,增加自己的信心與能力,江貞前輩甚至為了三分鐘的演講,在下班後利用寶貴的休息時間反覆進行了超過一百次的口語與肢體練習,為的只是讓自己的表現更加精進。在我心中,她具備了王者之聲。
雖然,我時常因故而無法到場,但經過了幾次擔任正式與預備講員的洗禮,多少可以體會其箇中滋味。我歷經過忘稿, 超時, 詞不達意與肢體表達拙劣的情形,原本以為自己因表現會不好,之後的挑戰就越艱辛。進而又會讓自己更加恐懼,不斷的惡性循環後開始選擇逃避。 但,社友們一次又一次對我的鼓勵與關懷,並且採用引誘式的下意識報名法,雙管齊下,我相信總有一天會有出頭天之時。
英國著名作家 狄更生說 : 重複是學習之母。這種態度放諸四海皆準,我期望自己也能經由這種心態學習生活, 生活學習,也勉勵每位伙伴百尺竿頭,精益求精,更進一步!
126期小小社友 任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