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2015/3/19那天參加129期第6週會內會,中場社務報告時,菁菁帶著澤民上台promote第26屆金口獎比賽。菁菁說:『……,大家知道為什麼澤民這麼厲害嗎? 就是因為他參加了金口獎,之後就脫~胎~換~骨~啦。』就是這句話,讓我對原本想都不敢想的金口獎產生了好奇心: 參加一次金口獎真的就能脫胎換骨嗎?? 於是趁著中場休息去拿了張報名表仔細端詳,我發現題目有: 『生命中的一首歌』。一看到這個題目,我馬上就想到了一首貫穿我愛情故事的重要歌曲。我心想,用這首歌為藍本,我一定可以寫出一篇精彩的講稿,不如就試試看吧…當時我在台上最大的問題就是放不開,所以我也希望藉由金口獎比賽來打破心中的枷鎖,將來才能在舞台上揮灑自如。此外,由菁菁與圓心一起安排的金口獎培訓班,更是我的定心丸,我心想就算最後比賽沒有得名,這些訓練也能讓我大大的進步。
於是在這兩個月的準備過程中,我把握住每次訓練課程,課前預先寫好講稿,課後緊抓住老師討論,更著厚臉皮請社團前輩幫忙改稿給意見(再次感謝鮑大人、澤民、燕琪的鼎力指導)。經過幾次結構性大改之後,一篇三分真實七分瞎掰,充滿故事張力,又緊扣著主題的講稿終於完成了。但這時準備工作其實才剛開始,我還得背熟台詞、設計動作、然後練習上百次才夠!! 還記得第一次上台進行預演時,菁菁提醒我肢體語言得再誇張十倍才行~ 當下我誇下海口說:『我要豁出去了,要變成連媽都認不出來的樣子!』 (這也是我原本參賽的目標)。另一個重點是道具製作,這次我的道具是幾張精美的海報。我利用家中各種小物品“研發”出一套能固定及抽換海報的系統,試驗後發現效果出奇得好,可以在不影響演說節奏的情況下,配合手勢順暢地更換海報,讓評審及觀眾印象深刻。此外,我還準備了真人版的道具在台下 – 我故事的女主角,為我的演說畫龍點睛。
終於到了比賽當天,經過了充分練習以及龐大加油團的鼓勵,我帶著自信站上舞台,並且表現出比之前每次練習還更好的水準,因此很幸運的得到了國語組的亞軍,台北市健言社爭光。但我得坦白說,幸運不是我得獎的全部原因,更重要的是 (1)自己面對這個比賽的態度,以及 (2)社團前輩們的幫助。別忘了,這兩點是相輔相成的。
藉此機會想給有意參加比賽的社友們幾個建議:
別再猶豫,報名就對了。如果有培訓課程,千萬別錯過!
選擇有切身經歷、有故事可說的題目。幾分真實、幾分設計,創造講稿的劇情張力。
盡早寫出初稿,請社團前輩們幫忙調整,認真請益、虛心受教。
盡快定稿,留下充分的時間設計動作與道具,並且充分練習。(台上三分鐘,台下百次工)
堅持到底決不放棄,不管最終有沒有得名,你都會如脫胎換骨般,有意想不到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