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 題目:生命的轉彎處
主席:王寶慶 講員:陶徹、吳耿豪、林麗蘭、張嘉益、姜佩真、盧曉涵
講評:賴琬婷、劉永和、李承翰
總評:羅妙家
從講員們的故事裡,讓我們了解到他們在生命之中曾經歷的「轉折點」 (舉凡像是職場生涯中的重大挫折、身邊親友的離去等等),帶給他們生命的轉變,讓他們在人生 之中獲得了相當珍貴的「珍寶」。
這也讓我想到自己生命中也曾因經歷許多挫折「轉」向低谷,但從中學習到的東西,也讓我得以再 從苦境「轉」回,讓自己的生命得以更上一層樓。
因此,當面臨人生當中的「轉折點」時,我們無需過於擔憂與害怕,只要能時常回想以前如何成功 過彎,就能有所突破與成長!
教育訓練: 主題:邏輯思辨力:生活中的談判哲學👩🏫
講師:蕭志羽
學習心得: 這次在志羽老師(前輩)的「生活中的談判哲學」,讓我們學到如何有「系統性」地和他人溝通, 包含表達自己的立場、聆聽他人的需求,以及如何達成共識等。
透過口訣,我們可了解到:談判主要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
➊思辨與判斷 ▸開始與結束:始於需求(利益衝突),經由(利益)交換,終於共識 ▸如何判斷: 是否為零和賽局(固定資源)? 🧐 若是可行,盡可能從雙方的共通點巧妙設計和安排,引導至「非零和賽局」(透過結盟達成雙贏) 有限或無限?我們都希望可以長久經營和對方的關係,故雙方之間的相互信任是非常重要的元素! ▸人際溝通有非常重要的三大要素:邏輯、情感與人格,當中尤以人格最為重要,因為這是使雙方 相互信任的重要關鍵!
➋覺察與佈局 ▸所謂覺察,是要觀察對方喜好。然而,我們往往會不了解自己和對方的需求(以及期待),而難以 達成共識……這就是為什麼「換位思考」會這麼重要的原因。 ▸所謂佈局,是要透過知己知彼,來畫出達成最終目標的途徑。但我們常常會以為事前無法準備…… 所以透過事前觀察、做足功課,我們也可以達成自己與他人所共同期待的目標!
➌備案與共識 ▸「破局會如何?」這是我們經常需要面對,但卻又不常認真思考的問題……就像我們常會為自己的 人生做出「最壞打算」,雙方之間,也需要有一些對彼此都有保障的方式,才不致構成「雙輸」的局面。 透過實際演練,我們也了解到要如何換位思考,看見對方的想法、需求與期待。
最後志羽老師帶出了最重要的結論:「比起話術,人們更在意真誠!」希望自己可以將這原則謹記在心,讓自己能成為一個值得大家信賴的人!🤓